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于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经鉴定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理变异 | B.遗传变异 | C.形态变异 | D.性状分离 |
纯合白粒玉米与纯合黄粒玉米进行杂交得F1全是黄粒玉米,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籽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由于F1是杂合体,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
B.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
C.F1黄粒玉米中包含有白粒玉米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粒性状 |
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C.环境条件的改变 | D.染色体变异 |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右图。让F1中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 B.2:2:1:1 |
C.1:1:1:1 | D.1:2 |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形成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按色盲遗传原理,下列婚配方式中,男孩发病率最高的是
A.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 B.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
C.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 D.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