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
(5)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如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乙区。
(14分)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ll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 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l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l.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1)合肥市市区人l21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 的主要原因。
(2)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合我省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我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4分)“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
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B河流主要补给是 ____,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
(2)分析该地区扯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12分)下l到示意某I-1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N、C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千米。若此时格林尼治时间为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2)假如有一架飞机由A点出发,到达8点,按最短路线飞行,共有4条飞行路线,请说明每 一条飞行路线的行进方向。
(3)请描述图示季节我国江淮地区的天气,并说明这种天气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