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一 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
(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文化扩散。妈祖庙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2008年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
(3)三亚到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双选)
(4)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A、B),其成因是
。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B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
读右图假想等高线图,某人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
36°34´,当他在A山顶看到太阳处于正南方时,从收音机里听到BBC
播报国际标准时间是7月20日4点整.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⑴A山的地理坐标是 。
该日太阳日落方向是 。
⑵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判断,该地区属于
气候,其自然带类型是
。
⑶在E、F两处,人们通常选择
F处建港,理由是
。
⑷为保证城市供水,若要修一水库,从地形条件考虑大堤坝应选择图中C、D中的 处。理由是:
。
⑸该市规划在B处建一居民小区,但有些居民认为该地处于A山的阴影区,冬天日照不足,有碍健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你通过简单计算并说明其理由。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8 |
41.2 |
7594 |
中部 |
28 |
35.7 |
4426 |
西部 |
14 |
23.1 |
3456 |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填南或北)欣赏到。
(2)城市①比贵阳纬度位置高,但夏季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请从自然角度说明
(3)乙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请用图中数据等信息资料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