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1-12题
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

A.

老年人口比重大

B.

老年人口数量大

C.

劳动人口比重大

D.

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

(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

A.

经济规模

B.

经济发展趋势

C.

人口规模

D.

人口职业构成

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季较长

B.

有机物积累多

C.

土壤肥力高

D.

物种多样性高

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如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替代交通方式多样

B.

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

人口流动方向多变

D.

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2)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A.

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

B.

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

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

D.

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3)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B.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

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D.

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考古研究发现,从距今6000年到距今2200多年,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和农牧业扩散先后形成了“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两个主要通道。如图为“欧亚大陆农牧业扩散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距今4000多年以前,“草原之路”成为东西方农牧业扩散主要通道的原因是其(  )

A.

地广人稀有利于东西方农牧业扩散

B.

距离东亚和西亚农牧业中心位置近

C.

与东西方农牧业中心生产条件相似

D.

环境对东西方农牧业扩散的阻碍小

(2)距今2200年以前,随着“绿洲之路”贯通,东西方农牧业进一步交融。据此可推断出(  )

A.

“草原之路”农业生产规模达到极限

B.

河西走廊以东农业生产模式更加多样

C.

中亚地区的适农生产区域整体向东移

D.

西亚种植业规模超过畜牧业生产规模

(3)早期农牧文明交融过程中,“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沿线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人口扩散迁移

B.

交通工具变化

C.

文化语言交流

D.

聚落规模扩大

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主要考虑的是(  )

A.

村寨布局

B.

洪水威胁

C.

地形坡度

D.

方便劳作

(2)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

A.

日常使用频率高

B.

远离村民的住宅

C.

便于接待外村人

D.

建筑成本比较低

(3)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

A.

街巷景观还原

B.

传统住宅修缮

C.

精神家园重塑

D.

基础设施完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