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完成6-7题。

A、B、C三处适宜布局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
A、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
B、果树栽培业、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
C、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果树栽培业
D、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粮食种植业该地拟建一座水泥厂(E)、一座食品厂(F)、一座水电站(G),关于地址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地城郊西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 B.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
| C.E在城郊西南、F在城郊、G在H河上游 | D.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I河上游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1-4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2.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 25℃ B. 12℃ C. 10℃ D. 8℃
3. 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4.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所示大气气温除④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圆圈的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 题。
1.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判断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A.①炼铝厂,②啤酒厂,③制鞋厂,④制糖厂
B.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制糖厂,④制鞋厂
C.①制鞋厂,②炼铝厂,③制搪厂,④啤酒厂
D.①啤酒厂,②制鞋厂,③制搪厂,④炼铝厂
2.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企业迁往我国和东南亚等地,考虑的区位因素符合模式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是某企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33题。
| 工厂地点 |
成本分析 |
||
| 原料及物流费 |
加工费 |
工资 |
|
| 甲 |
3 |
5 |
12 |
| 乙 |
4 |
5 |
9 |
| 丙 |
8 |
5 |
7 |
| 丁 |
5 |
5 |
14 |
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下图是人口密度与棉花产量关系组合示意图,图中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