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6—18题图中甲地以“三江平行并流170余千米而不交汇”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亚欧板块、太平洋洋板块碰撞挤压
②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冰川侵蚀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湄公河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资源优势有
①水资源 ②水能资源 ③旅游资源 ④土地资源 ⑤石油资源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与同属于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交通便利 |
B.区域内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
C.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国际协作条件好 |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
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降水 |
C.沿岸洋流 | D.曲折海岸 |
图示地区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 |
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
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
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
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该地位于
A.塔里木盆地 | B.内蒙古高原 |
C.东南丘陵 | D.华北平原 |
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 | B.1992年 |
C.2002年 | D.2007年 |
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CO2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所带来的CO2排放量。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各省区CO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读图完成以下问题。下列省级行政区中,2010年GDP最低的是
A.广西 | B.宁夏 |
C.内蒙古 | D.安徽 |
下列因素中,对CO2排放强度影响最小的是
A.科技水平 | B.能源结构 |
C.产业结构 | D.经济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