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燃料电池所用燃料为H2和空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 2H2O,负极反应为H2+CO32――2e- 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CO32-向负极移动 |
B.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
C.电池放电时,电池中CO32-数目逐渐减少 |
D.电池放电时,电子经正极、负极、熔融的K2CO3后再回到正极,形成闭合回路 |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MgO、Al2O3、Si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O、Al2O3、SiO2分别是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
B.三者均可以采用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或加热的方法制得 |
C.MgO和Al2O3可以作为耐高温材料,SiO2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D.分别电解熔融状态的MgO、Al2O3、SiO2可以制得Mg、Al、Si |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或反应,与原理解释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的金属性不活泼,不能与氧气反应 |
B |
硫与氧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碱 |
D |
常温下,铝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 |
常温下,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 |
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少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 |
B.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 |
C.充分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物,剩余物质为Na2CO3 |
D.a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的产物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a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