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
| A.冀、豫、晋、陕 | B.桂、秦、甘、鲁 |
| C.皖、湘、陇、赣 | D.闽、滇、晋、川 |
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水稻 | D.油菜 |
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大力开发地下水
⑤迁移人口 ⑥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③④⑥ |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图”, M、N、P、Q表示该行政区域的四至点,G为该区域中心城市,a、b、c、d、e为五条连接该城市的铁路,回答下列问题。
a、b、d、e四条铁路线中,运输煤炭和春节期间返乡民工所占比例最大的铁路线分别是
| A.e、a | B.e、b | C.b、a | D.b、d |
从G城市起飞两架飞机,分别沿所在纬线圈和经线圈飞行一周,则所穿过的板块数目相差数目是
| A.0 | B.1 | C.2 | D.3 |
下图为1982 年和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 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
| B.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 年的低 |
| C.1982的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
|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 年一样多 |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 D.表明25-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 一月 |
七月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 ① |
23.5° |
13.2 |
28.5 |
43.2 |
227.6 |
1682.1 |
| ② |
0° |
14.2 |
14.6 |
73.6 |
26.2 |
1006.9 |
| ③ |
67.3° |
-2.2 |
12.5 |
86 |
92 |
1000.2 |
| ④ |
5.2° |
20.3 |
15.8 |
16.9 |
0.5 |
116.1 |
有关对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气候的描述,可能的是
| A.①——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
| B.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气候 |
| C.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极地气候 |
| D.④——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 |
下列对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温日较差大,适宜种植瓜果 |
| B.②——终年温和,有利于甜菜种植 |
| C.③——降水均匀,适宜棉花生长 |
| D.④——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 |
读4-8月部分实地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②④① | D.④③②①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线速度④大于② |
| 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小于② |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小于④ |
| D.a月某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②小于③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图所示区域
|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
| B.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
| 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
| D.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