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一个种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为1 |
|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由于多数个体表现为显性,所以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
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
|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9 | B.4/9 | C.5/9 | D.1/2 |
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选材、原理、步骤、结果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 B.甲基绿是活性染色剂,使线粒体维持一定的活性 |
| C.观察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小鼠睾丸为材料 |
|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蚯蚓的种群密度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 B.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停滞 |
|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