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的很多疾病都受致病基因控制。右图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原因。

I.
(1)①过程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该变异属于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①过程发生的场所在细胞的            
(2)③的碱基序列是           
(3)图示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II.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基因。
(2)II—2和II—3的基因型分别是                   。他们生育正常子女的概率是           
(3)III—7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代     号。III—7可能的基因型是      
(4)III—2可能的基因型是          。若I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H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②如果上述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______, _______。
③ 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占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图中的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 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 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 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下图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⑨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则:
(1)①过程表示,②过程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固定的太阳能。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营养级之间以形式传递。
(3)写出图中的食物网
(4)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用文字说明)。
(5)⑧表示     。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C       、D      、 E    
(3)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
节,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⑴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和等渗葡萄糖溶液(C)的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

⑵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①~⑦编号)。
⑶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