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 | B.海浪堆积 | C.流水堆积 | D.洋流搬运 |
夏至日,当位于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同时处于正午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5°,乙地太阳高度角为40°。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55.5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 25000000 |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
C.1:5000000 | D.五百五十万分之一 |
下图 “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表示乙地的是
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读图分析回答29—30题。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为等温线,则
A.时值1月 |
B.实线表示千岛寒流 |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
D.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
若图示为等压线,则
A.B区域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 B.A处吹西南风 |
C.B处为阴雨天气 | D.B处风速比A处大 |
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 |
A B C D
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 B.大气降水 | C.地表、地下径流 | D.海洋水的蒸发 |
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松花江 B.塔里木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