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细胞内液________;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__。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__。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H2CO3]<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功能。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生长素浓度无明显变化,生长素浓度对两侧均起促进作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①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②,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③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某同学对上述③进行验证。切取等长的黄化苗幼茎段若干,将所有植物的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在每个半边茎的底端的外侧和内侧分别放置琼脂小块,外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A1、…A20,内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B1、…B20。(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的胚芽鞘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现象后,测每个胚芽鞘的弯曲度,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B两大组__________,则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下表示细胞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
细胞或器官 |
产生的信号分子 |
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 |
受体细胞 |
细胞反应 |
Ⅰ |
垂体 |
激素甲 |
血液 |
甲状腺细胞 |
① |
Ⅱ |
胰岛B细胞 |
激素乙 |
血液 |
多种细胞 |
② |
Ⅲ |
神经细胞 |
③ |
突触 |
唾液腺细胞 |
分泌活动增强 |
(1)激素甲受 和 激素分子的调控,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甲分泌增加时,细胞反应①表现为。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若给其注射胰岛素细胞反应②几乎不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信号分子③的名称是 。若③能使神经元兴奋,则该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是。当唾液腺细胞完成细胞应答后,信号分子分解,以终止细胞应答停止分泌唾液。己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③的分解,唾液腺细胞反应表现为。
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个初级精母细胞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在期发生分离。
(2)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3)图2所示是一个异常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4)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已知R、r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控制长翅和残翅这相对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欲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是:
先利用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 ,则说明残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则说明残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CO2对绿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2)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绿萝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是 。
(3)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4)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乳糖酶能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 |
酶浓度 |
0% |
1% |
2% |
4% |
5% |
(乳糖浓度为10%)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100 |
200 |
实验二 |
乳糖浓度 |
0% |
5% |
10% |
20 % |
30% |
(酶浓度为2%)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25 |
50 |
65 |
65 |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