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施行。新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主要有:任何人都有获得消防救助的权利,也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这说明
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②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③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④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2010年3月的一场“桃花雪”将神州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有人认为,这场“及时雪”给今年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好的墒情;也有人说这次暴雪是“桃花劫”,对冬小麦返青恢复生长不利。但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其实,这次暴雪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这种分析表明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②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主体差异性④矛盾具有主、次方面之分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象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取名“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其设计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
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把握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③完全出于设计者的主观感受
④体现了人的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
|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 |
回眸2009,“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 A.推动中国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 |
| B.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
| C.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
| D.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 |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海地大量的人员伤亡,8名中国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壮烈牺牲,中国政府当天派出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开展救援。这说明
| A.参与海地救援可以扩大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 |
|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
| D.我国政府组织国际维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一种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