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但高度文化伴着极端凶残。其“极端凶残”的主要根源是
| A.德意志地区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 |
| B.德意志地区工业经济的长期落后 |
| C.统一进程中保留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 |
| D.法西斯极端势力的不断发展 |
2011年5月22日,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宣言,决定三国将在今年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这将会
①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 ②对经济全球化起推动作用
③体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④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部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个国际组织的文件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运输、使用等全部法令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国内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A.目的在于减少贸易壁垒 | B.不利于实现贸易自由化 |
| C.最早是由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 | D.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无害的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
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
| A.反对轮番而治 | B.提倡妇女参政 |
| C.主张人民主权 | D.宣扬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