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
|
|
|
||
T |
G |
|
|||
nRNA |
|
|
|
||
tRNA反密码子 |
|
|
A |
||
氨基酸 |
苏氨酸
|
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A.种群密度 | B.出生率和死亡率 | C.年龄组成 | D.性别比例 |
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是( )
A.50只 | B.400只 | C.160只 | D.28只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加 | B.明显减少 | C.先减后增 | D.相对稳定 |
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 |
B.种群密度上升 |
C.环境阻力不变 |
D.营养级能量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