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20℃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Q城市所在国家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铁路修建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分)
(3)该铁路的长度最接近( )
A.500千米 | B.1000千米 | C.2000千米 | D.3000千米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乙为青海省2001年至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图丙为青海省2001年至2009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 C湖中的湟鱼是我国唯一高寒咸水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湟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产卵。近年来由于该流域地区人类活动,加上气候变化,入湖河水大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
(1)比较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限 制性自然条件的差异。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C湖湟鱼数量逐年减少的原因
(3)分析青海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的原因,并简述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状况的影响。(12分)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表X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开发前的比例 |
61% |
24% |
15% |
开发后的比例 |
38% |
32% |
30% |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西欧最典型气候类型是 ,其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2)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是 ,影响其布局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
(3)判断图中莱茵河上游P河段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4)德国是欧洲非常重视对城市雨水收集的国家。分析城市雨水收集对城市水循环环节带来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
(5)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图中莱茵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特点。
(24分)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最近连接欧亚两洲的海底隧道刚刚开通。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12分)
(3)说明A市修建海底隧道面临困难的原因。(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材料一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地,试分析原因。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材料四广西桂林旅游资源分布图
(5)结合材料四,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6)简要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