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侏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侏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有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总体上看这两类基因控制的隐性病在子代中的发病情况是

A.女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相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C.男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萝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利用萝卜和甘蓝作为材料经以下不同处理后得到的植株可育的组合是( )
①萝卜×甘蓝→F1植株
②萝卜×甘蓝→F1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
③萝卜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加倍植株×甘蓝→F1植株
④萝卜与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都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