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aLHCl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mL-1,则该盐酸浓度是:
A.a/22.4 mol·L-1 | B.ab/22400 mol·L-1 |
C.ab/(22400+36.5) mol·L-1 | D.1000ab/(22400+36.5a) mol·L-1 |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
温度(T)的影响 压强(p)的影响
A.CO2(g)+2NH3(g) ![]() |
B.CO2(g)+ H2(g) ![]() |
C.CH3CH2OH(g) ![]() |
D.2C6H5CH2CH3(g) + O2(g )![]() |
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
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 mL 0.1 mol/L盐酸
A.①⑥⑦ | B.③⑤⑧ | C.③⑦⑧ | D.⑤⑦⑧ |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
B.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 2NO2 (g) ![]() |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
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且已知C2H2(g)+ 5/2 O2(g)=2CO2(g) + H2O(l)
△H=-1300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20 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2600kJ 热量 |
B.当有4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热量 |
C.若生成NA个水蒸气分子焓变为△H’,则△H’<△H |
D.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
有以下两个反应: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
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C.增大,减小 | D.减小,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