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问候语的变迁》。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世纪初 |
2007年 |
| 吃了吗 |
下海了吗 |
跳槽了吗 |
旅游了吗 |
炒股了吗 |
语言是一种味道
,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
| B.运动就是时时有发展 |
| C.实践总要上升为正确认识 |
|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2013年3月30日, “深圳最美女孩”被指是假新闻,“90后女孩给残疾乞丐喂饭”是网络炒作,涉事记者向公众致歉,并号称是为了迎合一部分网民和商业的需要。这种现象
| A.体现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
| B.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
| C.说明要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
| D.是落后文化,应坚决抵制和取缔 |
“馄饨”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秀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称之为“清汤”,福建人称之为“扁食燕”。各地对“馄饨”称呼的差异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 B.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的总和 |
| C.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莆仙戏,形成于两宋交替时期,后在吸收京剧、闽剧、昆剧、弋阳腔及乱弹等“百戏”精华的基础是发展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莆仙戏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 B.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 |
|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 D.文化发展需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
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尊重差异文化趋同 |
| B.文化传承文化融合文化渗透 |
| C.文化多样性文化借鉴推陈出新 |
| D.文化平等求同存异文化融合 |
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
|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封闭主义 |
|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