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
专业优势在有德者身上,能够高人一等地造福社会;专业优势在无良者手中,则成了“谋财害命”的捷径。这一观点说明
①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制约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③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影响
④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思想道德水平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开展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通过生动的汉语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2011年的“控”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立足生活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各方在如何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上分歧严重。经过艰难谈判,各方勉强同意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 A.竞争与冲突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 B.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共同利益 |
|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各自确定排放标准 |
| D.应求同存异, 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之路。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依法执政,推进文化建设的法制化
②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能力
③科学执政,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
④不断变化的宗旨和理念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