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 B.精子、卵细胞的形成都要经过变形阶段 |
| 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 |
| 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图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
|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
|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
|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
|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
某学校共有学生1 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有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
| A.126 | B.54 |
| C.64 | D.136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则图解中①~④内容依次为( )
| A.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
| B.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
|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
| D.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
|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
|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
|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