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

A.皇权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