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
|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
|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
|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 )
|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
|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
| 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
|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
|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
|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
|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
| C.“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
|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
|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
|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
|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