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罗 斯 福
①童年的罗斯福在生活中受到了严格而又充满爱抚的教导和训练,他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来完成父母为他制定的各项训练计划。7岁时,父母以极大的责任感着手安排他的学习,来自瑞士的桑托斯小姐每天教富兰克林6个小时的法语、英语和欧洲史。她设法让富兰克林的思想超出了家庭规定的范围,第一次让他了解到广阔世界的苦难和纷扰。在一篇关于埃及的作文里,10岁的富兰克林写道:“劳动者一无所有……国王强迫他们干重活,可给他们的东西却少得可怜!没有衣服穿,他们濒临饿死的边缘!”
②1896年,14岁的罗斯福进了由皮博迪博士创办的格罗顿公学,并插入了三年级。刚进校时,操着浓重的英国口音,有些不太合群,但罗斯福逐渐学会了与同龄人相处,他较快地克服了一般插班生因突然面对全新环境而容易产生的那种羞怯、焦虑、失落等不适应症,并从容不迫地进入了角色。皮博迪博士评价他“冷静、沉着、聪明,脸上总挂着最热情的、友好的和最充分体谅别人的微笑”。
③皮博迪博士在训话中经常讲,“要培养出勇敢的基督性格,不但重视智力发展,而且重视道德和体力方面的发展。”他希望格罗顿公学的这些富家子弟将来成为改善社会的栋梁之材。他所关心的是造就一个“有行动、有信仰、思想健全的人”,而不是整日冥思苦想的学者。皮博迪推崇宗教精神、性格形成、体育活动和学业,他长期从事社会福利公益活动。富兰克林虚心地接受着校长的这些训导,并将其中的很多内容变成自己的信条
④毕业典礼那天,西奥多·罗斯福州长驾临格罗顿公学作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说:“……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有善意、有智慧,那么他所成就的事业就是无限的。而当今我国政治正需要这种人。"富兰克林听得热血沸腾,近乎英雄崇拜地带头鼓掌。在堂兄西奥多身上,他学到了心地纯洁的人应更积极地参与政治,鄙视单纯追求物质利益,以及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之外。
⑤1900年6月,罗斯福结束了格罗顿公学。此后有长达8年的蛰伏期,他努力调整和校正表达生存和生命意志的方式。他当律师,表现平平;投身商海,一事无成。但当他坐着轮椅进驻帝国州长官邸时,浮躁凌厉变成了圆熟通达,精气内敛取代了锋芒毕露。他了解国事民疾,洞悉政治行情。他学会了一个人在竭力要飞上天的时候如何在地上行走的本领,对政治角逐场上那些极具法度的攻守进退的微妙之处更是了然于胸。他积累着实力和厚度,醉心于植物学和养马,成了达切斯县一名优裕而悠闲的乡绅。
⑥1932年底,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皮博迪校长激动地当众宣布:“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当年在格罗顿学习的少年,它有很多好的品质,他当时是一位沉着冷静的普通少年,他的才能要比许多同学要强一些,在班里表现比较突出,但还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他的身体较弱,因此在体育方面没有成就。他还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但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根据《罗斯福传》改编)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罗斯福少年有志,理想崇高,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责任感强,家庭教师桑托斯小姐以及皮博迪校长都帮助着罗斯福朝总统的方向努力。 |
B.思想鲜明的皮博迪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学校不能仅仅培养在学术方面有造诣的人才,而应该全面发展,为社会服务,成为国家的栋梁。 |
C.听完堂兄西奥多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罗斯福热血沸腾,带头鼓掌,说明这次演讲深深地感染了他,使他产生了参选总统的强烈愿望。 |
D.罗斯福在成功走向政坛之前并非一帆风顺,在好些方面也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可他能调整好自己。但在醉心于植物学和养马方面,就表现出了其玩物丧志的消极一面。 |
E. 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重点突出了皮博迪博士的教育理念和西奥多州长的演讲对罗斯福成长的巨大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极强的适应能力,坚强、冷静和通达的性格特点,都助推着罗斯福登上政治权力的顶峰文章说“他学会了一个人在竭力要飞上天的时候如何在地上行走的本领”,罗斯福学会了哪些“在地上行走的本领”,请结合文章第5自然段予以概括。
皮博迪在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后作了一番激情评价,这番讲话在人才培养与要求上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不可思议”是指( )。
A.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繁华的城市 |
B.玛雅人的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
C.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至今不明 |
D.古典玛雅文明达到了顶峰之后,迅速崩溃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认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
B.人们生活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 |
C.瓜菜对于享用者是一种没有过程的结果 |
D.城市的孩子都不识瓜菜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当然,我们将继续保留这个格言。但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在这里罗格先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改革、求变的精神,适时地提出新世纪奥林匹克新格言。
下列对罗格适时提出新世纪奥林匹克新格言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格言寄托了人们对奥运会的美好希望,并赋予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以崭新的文化使命 |
B.新格言内涵更宽泛,人文色彩更强,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 |
C.提出了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运动员道德品质的要求 |
D.对奥林匹克的格言而言,新格言是一个更符合实际、更人性化、更具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虑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根据这段文字,“趣味”是指(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自由的可贵性 | B.对王权专制的痛恨 |
C.以流血为革命的方式 | D.对祖国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