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四幅图

(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从图2、3所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图4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他们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各种工业产品运到中国来销售,甚至把中国人民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之类以及钢琴等等,也大批运进来…… 
——郭沫若《中国近代史稿》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现象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获取巨额利润的洋行也好,分洋行余利的买办.通事也好,所有这些利润的来源,都是从出口生丝的生产者那里分取得来的超额商业利润。而洋行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超额商业利润,则是由于他们的资本实力和垄断地位,使得他们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随心所欲的压价措施。中国丝厂因资本不足需要洋行周转资金而忍受洋行的压价勒索,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事实上,洋行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压级压价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通过生丝的检验以压低生丝等级.降低生丝价格,就是洋行最常用的手法。“以致在国外再检时,常出现低级丝的质量反优于高级丝的现象”。
——张迪恳:《外国洋行垄断生丝输出对上海地区丝厂业的影响》
材料四: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特点。
材料五: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之实现了新的复苏。
材料六:

(5)材料五中荣氏企业的复苏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什么政策?
结合材料六,分析荣毅仁被誉为中国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没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1)材料一的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材料二的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重要机构得以体现?
(2)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例。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积极意义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木子编《冷战风云》
材料二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竟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63%。
——摘编自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三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8.9级地震,引发10米高海啸,并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据英国媒体报道,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员伊丽莎白·比亚尔斯3月11日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像往常一样提供援助,30支国际救援队时刻保持警惕、关注情况变化,准备在必要时伸出援手。”
——摘编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011年7月1日晚上发表讲话录音,呼吁北约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空袭,否则,利比亚军队会向地中海和欧洲发动“蝗虫和蜜蜂般的进攻。”
——摘编自http://world,people.cn/GB/14000438.html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

(18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概括其主要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国”取代“帝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二“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请你评价作者“新中国……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的观点。
上述分析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