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
|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
| 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 |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道: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
| B.国民经济的恢复问题 |
| C.加大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 |
| D.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基于周恩来()
|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
| 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 D.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
|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
|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