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102名移民乘“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上岸前,他们签订了被称为美国民主政治基石之一的《五月花号公约》:“以上帝的名义……颁布、指定和规划这些公平和平衡的法律、政令、法规、宪法以及行政机关……”这一公约的内在精神最可能源自
A.英吉利的清教 | B.《独立宣言》 | C.《权利法案》 | D.法国启蒙思想 |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最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在会上以5票的优势(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该文件的通过推动了
A.五四运动 | B.国民大革命 | C.土地革命 | D.抗日战争 |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
B.由“学习器物”转入“学习制度” |
C.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
D.由“帝制”转入“民治” |
“公车上书”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 B.“变法成天下之治” |
C.“下诏鼓天下之气” | D.“练兵强天下之势”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 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B.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
C.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
D.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