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已知在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是极不稳定的,它会自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化合物A为苯的同系物,aLA的蒸汽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况下O2 9aL。关于A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C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且C在浓碱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E和F。回答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⑤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B是反应①的产物之一,写出反应①的其他可能产物中摩尔质量为195.5g/mol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属于芳香酸苯酚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现有以下5种物质:H2O、SiO2、CaO、Na2O2、Al2O3。
(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试写出任意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
(2)上述物质有些可以两两反应,试写出一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12分)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
(1)若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__ (填编号)。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①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 ? min)。
②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填编号)。
A 增加O2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D.使用催化剂
(3)将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上述反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氧化物产生)。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滴加5mol/L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EF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硝酸溶液中含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8分)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
则CH4 ( g)将NO2 (g)还原为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CO2的转化率降低。则该反应的
________ 0(填“ >”或“ <”);若用以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构成燃料电池,则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分)处理含CN-(其中C为+ 2价)的工业废水常用Cl0_氧化,生成的CNO (其中C为+4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上述离子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多组。请回答:
(1)该离子方程式中e:f的值是________(填选项标号)。
A.0.5 | B.1 | C.2 | D.不能确定 |
(2)若d="e" =l,则b=________
(3)若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况的体积是________。
(12分)A、B、C、D、E五种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与D同主族,A和D可形成化合物X’X可以使溴水褪色。A元素的单质和C元素的单质化合可生成Y, Y晶体中无分子,也无A、C的离子。A、B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M,D、B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N,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馅色反应均呈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分子(填写“极性”或“非极性”)。
(2) B2D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3) X可以使溴水褪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合物M与化合物N的水溶液反应,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 右图是BE晶体的一个“晶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与B+距离相等且最近的E_共有6个
B.—个BE晶胞中含有1个B +和1个E_
C.与B+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有8个
D.与B+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构成的空间结构是正八面体
(6) 将原子序数介于B、C两元素之间的单质、单质B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