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__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
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据图回答: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A、C过程中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_____________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
(4)下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抑制突触后神经元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d)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下图是花瓣细胞中色素形成的代谢途径示意图。某科学家将一株紫花宽叶植株和一株白花窄叶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宽叶,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有315株为紫花宽叶、140株为白花窄叶、105株为粉花宽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________是隐性性状。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F2中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在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控制花色与叶片宽度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F1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某粉花宽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花窄叶植株,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后代中宽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__。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所处时期的重要特征是 。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 阶段,染色体①上基因D与突变基因d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 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 。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 、 。
如图所示,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图丙表示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有机积累Ⅲ数据绘成曲线图,请据请据图分析: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则B、D依次是____ 。
(2)在图甲Ⅰ中发生的反应为Ⅱ中发生反应提供__ ,Ⅱ中发生的反应为Ⅰ中发生反应提供 。
(3)图乙中,从_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______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
(4)图乙E点与D点相比,叶绿体中[H]含量较________(填“高”或“低”)。
(5)图丙d处凹陷,原因是温度太高,叶片气孔关闭,_________吸收数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_________反应的效率。
(6)图丙a处凸起,原因是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