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这种评价
①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②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是片面的
③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
④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0年1月2日“上海印象——上海与上海世博会”图片展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办,图片内容涵盖上海世博园区规划、各国世博场馆设计图以及上海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等,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世博会的风采、上海城市的魅力。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传承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此次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14次阅兵中最为盛大的一次。回答2题。
胡锦涛身穿中山装主持阅兵大典,既有革新又不失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传达出中山装这一中国“政治图腾”蕴含的开放、民主、民族复兴之意。这表明
A.文化起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 |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C.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物质现象 | D.先进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2009年7月19日,美国国家宇航局举行了隆重的“阿波罗”登月40周年纪念活动。而在一个月前,日本“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中国的“天宫一号”将于2010年发射,俄罗斯、欧盟也在积极行动。新一轮探月竞争的展开说明()
A.国家力量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B.发达国家开展对太空主权的争夺 |
C.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D.太空竞争中存在着霸权![]() |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展示一些新型的武器装备。假若你以这一新闻资料为背景写一篇小论文,应该选用的一组关键词是()
A.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寻求战略盟友 |
B.国家实力增强炫耀军事力量促进世界和平 |
C.增强国家力量主导世界格局负责任大国形象 |
D.综合国力提升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