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1953年的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10万人选代表1人。在选举上的不同比例的规定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实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所必需的过渡。
材料二  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采取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方式。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选举法修改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材料: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1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在当代中国,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四川成都市大力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该市着力培育农村文体团队,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艺骨干的作用;建立农家书屋、文化楼道、休闲书吧、书画长廊和书香校园;鼓励农民参与“年画”创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该市促进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12分

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