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8分)
(3)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4)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5)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2)材料二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 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的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材料三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4)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依据本题材料,从制度的层面略加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材料二中美国应对经济的措施有哪些?中国能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
材料一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 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一一《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了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一一《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美国在这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技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展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著名的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就达20多万。
一一《大循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最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不得摘抄原文)
(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英国对待科学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科技兴国”战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对其世界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正地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与者和创立者。……现在,这个国家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一一《今天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而自里根始,美国进行了所谓的放松管制,从航空业开始,电信、电力、运输等行业,接二连三地进行改革,鼓励国有资本私有化,取消市场准入的禁令,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产业,而无须行政审批,这样就引入了竞争,打破以前的行政垄断。
——《历史上美、俄经济政策概览》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的目的。
(2)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回答,里根政府的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一改革产生了什么效果?
(4)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