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旱害频繁的原因
(4)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