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4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 A.200和200 | B.200和215 | C.189和11 | D.189和26 |
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
| A.形成渴觉,发出喝水的命令 | 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 |
| C.合成并分泌某些神经递质 | 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神经冲动 |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喂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 |
|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
| A.3和5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 B.2处的O2到达4内参与生理活动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 |
| C.3和5可以相互转变 |
| D.直接调节3中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
|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
|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
|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
图所示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
中ab=cd 。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 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
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
B.刺激c 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
C.刺激b 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刺激c 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 次方向相同的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