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9月2日17时,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做客新浪读书《文坛开卷》直播室,就其新书《平常茶 非常道》及写作背后的故事与网友交流:
网友:您的新书现在主要是跟茶、跟人生有关,您说这本书要50岁以后才能写出来,此时的心态跟青年时期相比,您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林清玄:当然不同,当我们讲到茶和人生的时候,有些人说为什么要拿茶来比喻人生,我说你现在要喝茶,把茶放在杯子里,要用滚烫的开水烫,烫了之后茶水才有味道。像我50岁,已经经过很多开水烫过了。年轻的时候你还没有被烫过,你不知道人生的味道是什么。泡了茶之后,它会三起三落,起的时候像万里飘萍,落下去是刀枪林立,每一根都像刀枪。人生也像这样三起三落,起来的时候很成功,万里飘萍,掉下去刀枪都刺在你的背上。
当你经过这些锻炼以后,有一天你说:“我好像对人生的这些痛苦、烦恼、快乐都有一些更深的觉察。”这跟茶其实一样,茶也是经过飘起以后降落,来显现出它的滋味······所以,为什么50岁才能写这样的书,因为20岁还没有被烫过。
林清玄的一番话告诉我们:人生如茶,只有经过开水之烫,才更有味道。
要求: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鞋子,朝掉下的那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这里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捡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叫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已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学习方面,我们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还需要善问善疑。但是古人说:“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说明,有时不能“疑”,有时又必须“疑”。
请以“说‘疑’”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作文:
1、那里有一座钟楼。钟定时敲响,那声音是温馨的、安详的,既抚慰我们,又召唤我们。不高的钟楼在那时的我看来,却是无比的巍峨。
至少是此刻,我想起当年,想起那钟楼悠扬的钟声,那催人勤勉、催人上进、催人自强的钟声,不论晨昏,不论风雨,岁岁年年,及时而守恒,本身就是一种恒久的感人的精神!而我却不知珍爱。如今,这一切变得多么遥远,它正沉入了苍茫的梦境之中。我想从梦的深处把它追回,然而不能。
(选自谢冕《我的梦幻年代》,谢冕为我校51届校友,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人,钟楼即为我校思万楼)
2、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代是重要的,其重要性往往被估计得不够。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局者太懵懂,过来人又太健忘。一个人由童年进入少年,身体和心灵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造化便借机向他透露了自己的若干秘密。正是在上中学那个年龄,人生中某些本质的东西开始显现在一个人的精神视野之中了。所以,我把中学时代称做人生中一个发现的时代。发现了什么?因为求知欲的觉醒,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异性世界。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死亡。总之,所发现的是人生画面上最重要的几笔,换言之,可以说就是发现了人生。
(选自周国平《发现的时代》,周国平,著名哲学家)
同是写中学时代,在诗人谢冕眼里这是一个“梦幻的年代”,在哲学家周国平眼里这是一个“发现的年代”,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全面理解这两段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70分)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特征明显,且不脱离诗歌的含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