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从2003年起把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日。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23~25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
C.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
下列关于中心地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仅提供货物的地方 |
B.大学的门槛人数少于中学的门槛人数 |
C.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相距距离远 |
D.高级中心地可以被低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覆盖高级服务范围 |
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 | B.干支流交汇处 |
C.河口 | D.河流水运起止点 |
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A.我国的太原、上海 | B.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 | D.我国的西安、澳大利亚悉尼 |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高—高—高模式 | D.低—低—低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