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来自中、俄、日等21个成员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这个主题,共商地区合作大计。回答24—25题。会议不让台湾、香港签署反控声明,这是中国通过外交努力的结果。在国际外交场合,中国一直十分注重维护国家的主权。这是因为
A.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
B.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享有国际法确认的权利 |
C.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 |
D.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内事务的最高权利 |
在会议期间,中美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双方希望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这表明
A.美国从根本上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态度 |
B.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是相同的 |
C.两国间存在共同利益 |
D.中美两国合作都是为了从根本上维护两国人民的利益 |
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各国政府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励生育,或经历由抑制生育到鼓励生育政策的转变。这说明( )
①矛盾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得以体现②主客观要做到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拼了老命建林场,二十多年绿荒山,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民谣体现了当地群众对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材料表明( )
①人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求放弃个人的利益④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现实条件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石家庄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琼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学大学生,她医术精湛,为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她爱院如家,将给病人看好病视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身患癌症36年,仍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医德、医术和医心。刘琼芳医生的事迹表明( )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的正确性
③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这句话表明()
A.舍去和获得是同等重要的 |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
C.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 |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
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缺乏起码的公平时,社会心理就很难积淀起劳动光荣的观念。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价值创造和价值享受同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