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工程主干道起点是 自治区,向东输送的能源是 ;“西电东送”有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通道,其中水电和火电均占很大比重的通道是 通道。
(2)中南地区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是 省的 。在其上游38千米处有我国正在兴建的特大型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该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的需要,加上 、 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形成巨大的综合效益。请在上图的右图中用“//”标出该水利工程的位置。
(3)“西电东送”的南线主要开发的是西南地区的水电,而西南地区除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0%外, 省的天然气也居全国首位,该省内还有我国煤铁配套的 钢铁工业基地,其附近有“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 铁路,该铁路东起广西 ,西至云南昆明,中间穿过 省,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3)②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华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南地区 | D.华中地区 |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 (双选,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6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4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
材料2: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2分)。
A.人口众多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2分)。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3)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的环境效益。(6分)。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10分,每空一分)
(1)从生态系统类型看,洞庭湖属于______,从环境效益角度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从图中可看出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保护洞庭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院士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材料二水稻喜水、热,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水稻单产很高。
材料三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
(2)读图(2)、图(3),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方面:。
②地形方面:。
③社会经济:。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原因是,应采取的措施是。
(4)读图(2)可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西部降水较东部丰沛,其主要原因是本地
区夏季盛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