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市场上的膨化食品中有三成以上铝严重超标,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能痴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铝对人体有害,所以严禁使用铝制餐具、炊具 |
B.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成分是Al(OH)3,因此铝元素超标对人体无影响 |
C.明矾不仅可以净水,还可以作为食品的膨化剂,膨化食品的铝元素超标可能来自于明矾 |
D.土壤中铝元素含量位居第三位,因此粮食中含有较多的铝元素,人过多食用含有铝元素的食品显然也没有影响 |
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或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Ba2+、Fe3+、NO3-,通入SO2气体 |
B.Ca2+、Cl-、K+、H+,通入CO2气体 |
C.AlO2-、Na+、Br-、SO42-,通入CO2气体 |
D.HCO3-、Na+、I-、HS-,加入AlCl3溶液 |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 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 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0.0 L N2(标准状况) |
B.有0. 250 mol KNO3被氧化 |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75mol |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NH3则C可能是氧化物
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强酸
C.若X是金属单质,则B、C 中X的化合价可能是B>C
D.若X是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
FeCl3、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人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
B.溶液中一定含Fe2+ |
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
用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现象 |
|
A |
浓氨水 |
FeCl3溶液 |
②中有红褐色沉淀 |
B |
浓氨水 |
浓盐酸 |
③中有白烟 |
C |
浓硝酸 |
淀粉KI溶液 |
②中溶液为蓝色 |
D |
饱和亚硫酸溶液 |
蓝色石蕊试液 |
②中溶液先变红又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