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南朝杰出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体存在,精神存在,形体死亡,精神消失”。两人在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A.都从理论上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 | B.都是针对佛教盛行提出的 |
C.都极力反对愚民的封建神学 | D.都从理论上猛烈抨击了佛教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材料反映的思想有
①反封建专制②民主共和③生而平等④天赋人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近世的传统”是指
A.古希腊罗马思想传统 | 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 |
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 | 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英国史学家帕尔默在此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
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
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一统局面 |
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 |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
1655年法国社会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