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认为: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联系实际,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理解。

材料一 2000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入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合作,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知识谈谈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分析说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体现的政治常识知识?

材料一:2005年-2009年我国某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6.3
37.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3.0
43.1
13.7

注:2009年某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7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升26.7%,鲜蛋价格上涨了22.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2)请你运用经济常识谈谈怎样“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材料三: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会议强调,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蒙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材料一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推出了众多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影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孔子》在短短40天的贺岁档期,票房收入过亿元,助推了“国家热”。说明表中列举的相关因素促进电影业发展的经济学道理。

相关因素
经济学道理
儒家文化备受关注
例:社会的文化需求引导电影业挖掘儒家文化元素,推出适销对路产品,促进电影业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影业

与国外开展电影技术合作

材料二《2012》被誉为电影史上最震撼的灾难片。该片讲述的是由全球变暖等因素引发的末世浩劫的故事。《2012》作为一部更为彻底的终极毁灭片,通过描述城市遭受的虚拟浩劫,使人震撼、让人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政府应扮演的角色的认识。
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