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
B.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
C.该种抗枯萎病基因之所以能在金花茶细胞中表达,是因为两者的DNA结构相同![]() |
D.为了保证金花茶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1) 池塘中的一个衣藻(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4)池塘
|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
|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绿色植物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最后再经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
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②通过粪便排出流向蜣螂
③流入到次级消费者体内 ④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
|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的营养级高 |
|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
|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
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以及能够代表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箭头分别是
| A.Ⅲ、①⑦⑧ | B.Ⅲ、①④⑤⑥⑦⑧ | C.Ⅳ、①⑦⑧ | D.Ⅳ、①④⑤⑥⑦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