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18~19题。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当北京时间为10点时,70°E的地方时与区时分别是
| A.7:00 7:00 | B.6:40 7:00 |
| C.21:40 23:00 | D.13:00 13:20 |
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北极圈内 | B.赤道上 | C.南回归线上 | D.北纬50度 |
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 A.一直向北移 |
|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
|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
| 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 |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 C.无大气环流现象 |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
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
| B.地球的球体形状 |
|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 D.黄赤交角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