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A.从根本上维护了美国的利益 | B.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
C.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 D.使美国彻底远离了战争 |
德、意、日法西斯能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
A.反苏联和反共产国际的需要 | B.对付英、法、美的需要 |
C.法西斯相同的本质和共同利益的需要 | D.进攻西班牙的需要 |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B.导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
C.导致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
D.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
下列有关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意大利首先点燃了法西斯在非洲的侵略战火 |
B.埃塞俄比亚军民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
C.英法姑息纵容意大利侵略,国联拒绝承认意大利为侵略国 |
D.埃塞俄比亚皇帝领导了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
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的主要任务是()
A.帮助各国组建共产党 | B.制定反法西斯的策略、政策 |
C.讨论对西班牙的援助 | D.促进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