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基因型为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的存活率
C.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D.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
C.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表现A种性状的个体,无论繁殖几代,性状都不变;而表现B种突变性状的个体,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个体恢复到原来的性状。A、B突变分别属于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鼠、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