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组国家中,目前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
A.美国、英国 | B.美国、日本 | C.中国、巴西 | D.日本、法国 |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 D.山东半岛瑞雪 |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 |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
B. |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
C. |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D. | 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
B. |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 |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 |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 | 极昼时间长 |
B. | 极夜时间长 |
C. | 空气稀薄、干燥 |
D. | 海拔高,离太阳近 |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 B.加拿大、挪威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山脉的隆起②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③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④潮汐现象加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
C.自身能发光 |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
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
B.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
C.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度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
D.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度地区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