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A.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C.是所有制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集资料时找到了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A.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的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1877年,唐廷枢奉李鸿章之命筹办开平煤矿。下图是开平煤矿外景及其所发行的股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①采用机器生产
②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物
③吸收部分民间资金
④产品除满足军事工业需要外,还投放市场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