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基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中的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 |
B.原核细胞的基因中,不包含非编码区 |
C.非编码区是两个基因之间没有遗传效应的区段 |
D.终止子是翻译终止的信号,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 |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C.内质网的膜 |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人体剧烈运动时,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2:1,则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应是( )
A.2:1 | B.1:1 | C.4:3 | D.7:6 |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某种植物,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第一组:H218O+CO2→某种植物→18O2,第二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
B.两组实验中只需要一组就可以证明预期的结论 |
C.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
D.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