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中国重申并强调,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上应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这是因为
A.联系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B.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有着决定性作用 |
C.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
D.矛盾的统一性推动着事物和谐发展 |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这说明
A.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 |
今年8月底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启动争议多年的异地高考改革。回答题。启动异地高考改革,说明我国
①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②民主的广泛性
③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④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资源配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诸多复杂问题。各地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时应攻难克艰、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兼顾各方利益,力求多方共赢。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②勇于改革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着眼于事物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谈论“中国责任论”: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表示希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下列诗句与之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B.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