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利用氯气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I和Ⅱ。
(1)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Ⅱ中小试管的作用为 ;
(3)装置I与装置Ⅱ比较,装置I的主要优点为: 。
(4)将生成的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氯水见光易分解生成 气体。
(5)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利用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
收集资料 |
提出假设 |
验证假设 |
得出结论 |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
①Cl2有强氧化性 ②Cl2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 ③HClO有强氧化性 |
① 。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③ 。 ④H2O使布条褪色 |
验证假设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Cl2的集气瓶,布条不褪色; 验证假设②: 。 验证假设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
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底面积为10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I.甲同学用这套装置测定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打开B容器密封盖,加入液体C,调整A的高度,使B中液面至刻度15.0cm处;
③将过量的铁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紧容器B的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A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在该同学的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代替铁粉的是______。
A.红磷 B.木炭 C.铜粉
(3)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B中的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___cm(填整数)。
II.乙同学欲用此装置测定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他的操作与甲不同之处有:将操作③中铁粉的质量改为1.0g,并使容器B充满氯气后,再盖紧容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同学的实验中,下列试剂中适合于做液体C的是_______。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2)实验结束时,液面在刻度8.8cm处。若将当时的实验条件近似看作标准状况,请据此计算生成物FeClx中x的值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上面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和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NH3、Cl2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供选择的装置:
(1)装置A除可制备NH3外,还可制备其他多种气体,写出制备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A与装置________(填编号,从供选择的装置中选取)连接;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3)若欲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可从I、II、III装置中选取合适的装置与C依次相连。则连接次序为C、_______(填编号);
(4)B为探究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实验时先向B通入氨气,然后关闭c活塞,再向B通入氯气。
①实验中装置B的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试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②实验完毕后观察到B烧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
某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利用装置Ⅰ、Ⅱ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比较装置Ⅰ、Ⅱ中的反应现象,其不同点是;
;
(2)该小组给Ⅰ反应后的溶液用小火加热一会儿,然后自然冷却。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倒吸。倒吸后,试管中混合液呈淡蓝色,试管中有色气体消失。
①“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的可能原因是;
②“倒吸”的原因是;
③“溶液呈淡蓝色”的可能原因是。
有一种催化剂为铁的常见的氧化物,为探究该氧化物的成分:
(一)某同学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为+3价,你认为该结论(合理或不合理),理由:。
(二)请你完成对该铁的氧化物成分的探究分析:
提出对该氧化物的合理假设:
a.假设1:;b.假设2:假设该氧化物为FeO;c.假设3:。
(三)[设计方案证明上述假设,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四)[实验过程以及结论分析]:(请填写空格①和②)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用滴管取一定量3mol·L-1H2SO4于试管中,加热煮沸数分钟除去溶于其中的氧气 |
![]() |
步骤2:用药匙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适量除去氧气的3mol·L-1H2SO4并加热,充分反应得A溶液 |
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 |
步骤3: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20%KSCN溶液,振荡 |
① |
步骤4:另取少许A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0.2mol·L-1KMnO4溶液,振荡 |
② |